•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88XD/2013-01829

  • 文件名称: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

  • 发布机构:

    金华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13-04-0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

    日期:2013-04-07 00:00:00 来源:市经信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关键之年。市经信委将坚定信心、创新举措、全力以赴,努力推进金华工业持续赶超发展。

    2013年经信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赶超发展、浙中崛起”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优化为着力点,以新兴产业培育为方向,以加大工业有效投资、推进“两化”融合、加强能耗“双控”和优化发展环境为手段,以“六大强化”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主要指标安排:规上工业增加值862亿元,增长10%,力争872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总产值4318亿元,增长11%,力争4357亿元,增长12%;限额以上工业投资680亿元,增长20%,力争710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120亿元,增长20%;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省里下达任务。

      一、强化产业培育,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引导各县(市、区)从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市区汽摩配、兰溪棉纺织、东阳磁性电子材料、义乌小商品、永康武义现代五金和农机装备、浦江水晶、磐安塑料制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发展。加快形成汽车、装备制造、现代五金、现代小商品和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大千亿”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等“三大五百亿”产业。

    2、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修订完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年”活动,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目录和部分产业技术路线图,重点培育以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对接、新兴产业高端论坛等活动。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技改项目,认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试点基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超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10%。

    3、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继续加大对义乌、永康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的指导和服务,努力建设市本级的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研究探索适合金华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吸引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市域外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联合各行业协会,全年组织“十大专业展会”,以展会拓市场,努力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降低原材料库存,实现生产流程无缝对接,提高制造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推广工作。

    4、加快产业发展平台整合。积极工业强县(市)建设试点。围绕省里工业强县(市、区)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义乌市、兰溪市向工业强(县、市)迈进。以各省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强园区建设以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省市级中心镇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强镇建设。扎实推进金华汽车和零部件、永康五金、义乌饰品、东阳磁性电子材料和兰溪棉纺织等5个省级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大产业链条核心企业、重点企业扶持培育力度。规范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做好“桥梁与纽带”,重点做好工艺美术行业管理和产业的发展。

    二、强化项目推进,促进工业有效投入。

    5、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重点,组织开展“招商(才)月”等重大招商活动,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央(军)企、区域性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大力实施海内外英才引进“双龙计划”,积极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领域招商(才),力争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农机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招商方面有新突破。全市实际引进内资达到239亿,力争270亿。

    6、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网上项目储备库建设,健全分级、分层的项目储备管理体系。切实储备好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扎实做好储备项目基础资料的收集完善工作。努力做好省重点技改项目和“双千工程”项目包装申报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政策盘子。

    7、加强市重点技改项目工作。组织实施287项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努力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支持引导企业开展以“四减两提高”、“机器换人”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设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确保全年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超51%。扎实推进“浙中崛起千亿投资系列工程”,对其中工业项目进行分类跟踪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8、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领导“三联系”和“半月一汇报、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等项目推进制度,优化工业投资考核办法,创新督查手段,促进项目建设的深入实施。

    9、大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中心投入,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尝试开展技术创新联盟试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加快青年汽车研究院、众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康恩贝中药创新研究院、莱恩、四方现代农机研究院等企业研究院建设工作。2013年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3家。

    三、强化“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10、支持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把电子信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产品、汽车电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产品。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强化产业招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全面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

    11、构建信息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园区、信息产业园区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师范大学等本地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我市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园建设。加快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创新金华研究院建设,着力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创浙江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

    12、推进“智慧金华”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网络、WiFi热点、超高速()宽带建设,不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抓住我市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公用设施智慧化改造,积极推进智慧车联网项目列入省级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新型城市化水平。

    13、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以金华汽车、义乌饰品、永康五金和兰溪棉纺织省级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宣传推广“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成功经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渗透融合和深度应用,加快“机器换人”力度,提升企业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装备现代化水平。

        四、强化主体培育,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14、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以7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100家市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50家市区优势企业为重点,集中资源要素,加大扶优扶强工作力度。全力做好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监测评价和动态调整工作,争取更多企业成为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创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的“五型企业”。推进产业协同制造,加强产业内部配套协作,尽快促成我市超百亿的大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涌现。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力争2013年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0家,其中超10亿元5家、超50亿元2家。

        15、加大“小上规”工作力度。坚持抓大与育小并举,大力培育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全面实施“小上规”和“个转企”培育计划,确保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00家,力争500家。积极探索科技型成长型小微企业认定办法,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上市型”中小微企业。

        16、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开展小微企业专项贷款和风险补偿工作,努力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成本和融资风险。继续发挥市区2亿元应急周转金的作用,防范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优化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环境,消除兰溪、浦江和磐安三个县市融资担保公司空白的局面,努力扩大担保放大的倍数,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17、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深入实施“十二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规划,完成年度2万人次的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任务。积极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我市企业高峰论坛,为企业家出谋划策。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各省级培训基地,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的资源,开展高级技工人才的培训,力争认定一批市级培训基地。

        五、强化腾笼换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8、扎实推进能耗双控工作。继续完善能耗双控机制,科学分解2013年省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推进华铝与今飞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节能量交易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能评工作,认真落实省“万吨千家”节能行动,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继续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广力度,推进市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19、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制定出台腾笼换鸟、落后产能淘汰等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力争2013年腾出用能空间15万吨标准煤。综合运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在印染、化工、电镀、造纸等行业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的同时,拓展地方落后工艺和过剩产业的淘汰,为工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20、推动要素节约集约利用。组织实施工业企业单位效益监测评价,建立“综合效益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大力实施开发区(园区)清闲促产工程,对实施“零增地”技改项目实施奖励。继续开展“企业精细化管理工程,引导企业从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加快“腾笼换鸟”、“退二优二”、“退低进高”步伐,以制度倒逼企业走集约节约之路,提高工业企业要素利用效率。

        六、强化企业服务,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21、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以重点优势企业直报系统建设和小微企业服务网络完善为主要抓手,认真做好经济形势月度、季度和年度分析。高度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面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整体走势,及时分析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建设性意见建议。

        22、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制定完善“小上规”、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科技型成长型企业认定等政策措施。创新渠道宣传扶工政策,组织好“十场千企”政策宣讲活动,使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倍增效应。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服务”活动,深化“百名干部驻百企”等活动,建立“一群千企”QQ服务平台,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定出台《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全力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23、扎实推进机关队伍作风建设。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及省市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机关干部要努力做到“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着力提升把握全局能力和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积极开展“正风提效促赶超”活动,转变作风,努力塑造一支有能力、肯吃苦、善服务的经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