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它>企业服务
  • 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一些思考——徐翔

    日期:2018-04-03 11:43:26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按照全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大调研要求,3月29日,我跟随委第一支部走进一线体验目的地——金华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通过参观集团展示厅、召开座谈会、到一线工作,我对绿源的发展历史、生产运营和发展战略有了一定了解。金华绿源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拥有员工近2000名,整车年产能达150万辆,是排名全国前列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反映,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随着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环保压力的持续加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企业迫切谋求技术、工艺、产品的改造升级。

      通过此次调研和查阅的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相关资料,我感受到这个行业在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期。1、存量方面,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超过了3亿辆,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根据我对电动自行车的用车经验,除动力电池、刹车和车胎外,电机和电控等部件用10年左右是没有问题的。2、增量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经基本覆盖了千家万户,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共享单车、滴滴打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已经被老百姓认可并接受。短距离不如共享单车省钱,长距离不如私家车舒适,这大大的冲击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电动车原本方便快捷的优点,在有了大量替代品之后,优势已不在。3、行业内部。由于电动自行车技术含量较低,全国生产企业已达到百家以上,企业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外观抄袭严重,产品趋于雷同,导致行业内部大打价格战,打击了电动车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与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中了解到,企业一直在致力于科技创新,2017年在产品外观、安全、个性化等方面有许多新突破。我感觉,现阶段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创新不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创新,而应该是跳出行业看行业的全局创新。在传统产品领域,科技研发方向应该突出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传统电动自行车的客户群主要还是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最看重的是如何让车子充一次电后跑的更远,那企业就应该在动力电池研发方面增加投入。在生产工艺方面,应增加机器对人工的替代,大力实施智能制造,降低人力成本。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要紧扣“体积小”、“易携带”的产品未来发展特点,联合工业设计企业大力开发贴近市场需求的如蜂鸟那类的产品。让产品定位由代步工具转变为生活中的奢侈品和大玩具,贴合年轻一代追求新奇和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努力打入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