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它>企业服务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调研札记

    日期:2018-04-03 12:46:39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根据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大调研要求,2018年3月29日,我随市经信委第一党支部赴市开发区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开展“一线体验日”调研活动,通过与企业管理层探讨交流,深入车间亲身参与一线工序的劳动体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员工们热火朝天的干劲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交流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电动自行车因其低碳、经济、节能和便捷而深受欢迎,电动自行车业已成为一个产业群体大、产销量大、社会保有量高、就业人员数量大、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产业。进入绿源电动车生产组装车间,我们看到这个车间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电动马达声、转机装配声此起彼伏。我们在生产总工的带领下各自体验了电动车生产组装环节的部分工序,我从事的是一道电动车后备箱安装的工序,拧铆钉、按螺丝、贴铭牌,一套程序、几个操作环节下来,渐渐开始熟悉整个安装流程,半个小时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深感基层一线工作的辛劳和不易。

    根据深入了解,初步总结绿源公司电动车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优势和特点:

    一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快。绿源公司创立于1997年7月,是中国最早从事电动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绿源电动车是浙江省公安厅批准的首个上目录品牌。根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保持在2亿辆左右,电动自行车社会普及率10%以上,占中国交通工具领域制造总量比例仅次于自行车,成为中国交通工具制造领域市场容量和年产规模较大的制造产业。历经十六年的发展,绿源公司年产各类电动自行车150万辆以上,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二是产业区域分布明晰,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目前,公司拥有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江苏三轮车生产基地等六个主要制造基地。在全国三大电动车制造基地板块中都设有分厂分部,这些板块工业基础较好,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电动自行车配套产业完善,具备了集物流、配套、研发、制造为基础的辐射中心,各板块的制造优势及特色进一步形成,板块之间的竞争和融合不断加强,产业聚集优势明显。

    三是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成为主旋律。绿源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趋向平稳,公司拥有一流的生产、科研及质量控制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条件,能够对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车架、轮毂、表面处理等一系列的关键部件进行自主研发和制造,目前拥有国家专利1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产品创新已经成为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与品牌的融合度和贯穿度进一步提高,产品创新对品牌特质的形成和品牌附加值的形成起到了促进和拉升作用。

    四是产品结构朝多元化发展,产品研发以消费群体为导向。绿源电动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共有铅酸类和锂电类电动自行车和轻型摩托车、特种车三个类别100多种型号车型。在产品风格及功能化定位方面也开始细分出不同层次,根据电动自行车的消费群体特质与喜好的差异化定位,有针对性开发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区域、不同性别的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

    综上绿源公司在电动车行业内已然具备较强的实力,但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诸多考验和挑战。

    一是企业生产成本问题居高不下,电动车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的变化和本行业对上游行业的促进作用上。一方面随着环保整治督查,塑胶电镀等行业大规模迁移关停,造成电动车行业零部件生产配套的运输和加工成本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国家对原材料资源的调控和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大规模的整顿以及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会导致电机和蓄电池价格波动,甚至造成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对电动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但行业的竞争更激烈。受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影响,电动自行车企业间的利润率水平也有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新日、雅迪、艾玛等品牌电动车生产商竞争力不容小视,占据全国销售的各自份额;大量生产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低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其产品类型主要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对市场蚕食和冲击也不断加大,如何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毛利率水平是一个现实难点。

    三是企业在人才招引和用工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绿源公司设有省级电动车研究院,研发团队有150人左右,每年产品设计、技术研究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目前在吸引人才的渠道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在绿源公司在基础用工方面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也较大,特别是在组装和配送环节,部分生产线技术特点需要消耗劳力,招工常年紧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经过座谈和实地体验调研,我们看到金华制造业企业一路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金华企业家艰苦创业、激流勇进的热情和担当,我们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鼓励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加大“机器换人”力度,优化生产环节配置。绿源公司尤其在生产装配运输等环节,还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征,可以改造提升生产设备,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实施“机器换人”,根据项目设备实际投资情况上报市级、省级重点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设备可按实际投资额的百分比给予补助;同时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根据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攻关项目的层次,给予20-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资助;另外绿源公司可以考虑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根据认定标准,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

    二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产业优势,快速推进“两化融合”。实施物联网工厂项目,连通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感知、实时监控、实时指挥,使制造资源、人、产品之间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推动电动自行车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环节延伸拓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推进物联网工厂建设,运用大数据,结合手机APP、“互联网+”及云上服务,提高电动车产品附加值,努力开拓电动车产品的国内市场和出口份额。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结合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义新欧大通道建设的有利契机,以优势产业行业带动金华电动自行车走向国际市场。

    三是实施科学的薪酬政策吸引人才。一方面对高端特殊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分配形式,鼓励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采取认股权证,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对科研部门实行项目责任人制,人才研发费用可在科研经费中开支,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力度。另一方面我委适时组织开办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选才用才服务平台;同时我们积极推荐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工作,并在政策允许、本人愿意的情况下,为到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协调人事配套服务;优化企业联络员队伍,根据“三服务”活动要求,安排指定业务精通的同志专门负责联系企业联络员,同时开展联络员培训,尤其是在注重解读和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方面为企业做好指导和帮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眼下,是实体经济最为关键的时刻,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我们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精神,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踏实奋进,为服务企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