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88XD/2022-04764

  • 文件名称:

    金华市经信局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22-07-1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经信局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日期:2022-07-19 18:08:22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市民营经济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会等会议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重点推进畅循环稳工业、稳企业强主体两大攻坚行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探底回升。

    一、上半年特色亮点及主要工作

    (一)特色亮点

    1.工业发展保持全省前列。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平均5.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2。

    2.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37%、39%、37.7%,均居全省第1,占比较2021年底分别提高6.3个、6.3个、6.2个百分点。1-4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644.7亿元,同比增长86.2%,增速居全省第1。

    3.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全省领先。3-4月全省双月考核中我市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造率全省第1。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产业数据仓,现已归集7000余万条电力、专利等业务数据以及150万余条应用数据。新增“浙里有机茶”等12个省级试点,省市重点应用数达到47个;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在6月30日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进行演示汇报,中药产业大脑在4月全省数字经济系统推进会上演示汇报。红狮控股、杭机股份2家“未来工厂”入选市级第一批“最佳应用”。

    4.产业大脑建设成绩显著。我市木雕产业大脑、水晶产业大脑、中药产业大脑入选第二批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全省共16个),影视文化大脑入选信息业分区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全省共7个),葡萄、杨梅入选农业产业大脑,累计在建产业大脑10个。已在省级互联网门户上线4个(共39个),居全省第3。

    5.优质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持续抓好企业梯队培育,今年新增5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居全省第1(与杭州、温州、台州并列),累计13家。新增月度升规企业1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0家。

    6.“未来工厂”培育取得新成效。今年新增“未来工厂”试点企业4家,列全省第一方阵,“未来工厂(含试点)”累计达到9家。

    7.向上争取实现重大突破。武义、金华开发区列入省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激励名单,获得3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义乌数字经济、武义亩均效益评价工作获得省政府正向激励。全市共争取到省级扶持资金1.74亿元,居全省第5。

    8.工业物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牢牢把控“六个重点环节”,精准推进工业企业进口物品疫情管控。4月以来,我市进口物防精密智控指数五项指标考核均满分,连续3个月全省第1。

    (二)主要工作

    1.深入推进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围绕“浙江制造天工鼎”总目标,开展“强制造、促投资、优服务、勇夺鼎”百日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综合协调组,从各处室抽调人员实行实体化办公,专班分设5大攻坚组,由相关处室领衔,统筹推进畅循环稳工业、稳企业强主体两大攻坚行动。二是强化工作推进。专班建立日研判、周例会工作例会制度,建立信息报送、工作指令、工作交办等工作机制,梳理25项重点指标实行日监测、周通报、月晾晒,目前已下发指令2个,编发简报3期,开展指标日监测4次。三是强化运行调度。建立“两库一指数一平台”,即500家重点企业监测样本库、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调查库、产业转型攻坚指数和市工业企业产能预警及风险监测平台,对重点企业每月开展运行分析、调查问卷,及时掌握企业信心、订单、投资计划等趋势性变化;对亿元以上企业生产情况实行红黄绿灯机制,对红黄灯企业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截至6月17日,全市产业链预警机制规上企业生产要素采集器安装5170家,已接入市平台企业4589家,安装完成率达91.33%,接入平台比例达88.76%。实施规下企业“激活+新增”双百攻坚行动,即激活样本村企业、新增样本村企业各100家,助推规下工业高质量发展。

    2.加快推进产业空间大重构。一是提升平台能级。整合提升形成十大重大制造业平台,每个平台培育1-2个主导产业。1-5月,十大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7.8%,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54.9个百分点;新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9个。二是加大低效整治。扎实开展亩产效益倍增三年行动,建立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清单,落实“四个一批”整治举措,实行销号管理。1-5月,全市整治提升低效工业企业用地面积16547亩,完成年度任务的46%;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速20.5%,居全省第2。三是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落实制造业项目“一项目一方案”,实行项目专员服务,加大通报督查力度,狠抓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和入库入统。目前,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8个,已开工13个、开工率34.2%。1-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13.3%。四是培育低碳绿色产业。培育壮大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低碳绿色新兴产业,推进实施省级9项、市级222项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1-5月,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4%,降幅大于全省平均15.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

    3.稳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一是畅循环。围绕金华“2+4+X”主导产业,开展“十链十场千企”强链系列活动,共谋划了13场。目前已举办2场(浦江、东阳),参与企业152家,项目合作53个。二是畅链条。建立疫情防控运输保障分级落实全程闭环管控制度,常态化做好畅链保供。应办尽办工业企业车辆通行证1913张。用好省“产业一链通”应用,3月以来共解决企业诉求26个。建成投用工业企业重要物资中转站3个。三是畅生产。制定“三区”重点企业闭环生产操作指引和实施办法,出台支持企业稳生产加快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好71家工信部、省级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确保企业生产不停、链条不断、产能不减、秩序不乱。我市工业企业停产指数3.81%、减产指数11.86%,分别居全省第2、第3。

    4.积极助企纾困解难。一是优化政策快享。成立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专班,建立政策兑现“绿、红”双色晾晒比拼机制,全量全口径兑现惠企政策。截至6月28日,全市兑现“5+4”惠企政策资金122.27亿元,居全省第4,其中惠企家次11.83万次、惠企数6.74万家、规上工业惠企面79.07%,均居全省第3。二是优化企业服务。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1282名助企服务员全部完成首轮走访,搜集问题733个,已解决510个,未办结的诉求正在闭环办理中。依托民营经济学院,举办企业家领军班1期、中高层实战研修班1期,培训540人次。首次将规下工业重点企业纳入市区企业服务消费券发放范围。三是优化减负降本。认真落实省“5+4”政策,第一时间制定贯彻落实省减负强企政策意见工作清单。开展“减负降本宣传月”活动,推广“一指减负”应用场景,“一指减负”场景应用知晓率31.25%,居全省第2;为企业减负139.92亿元,居全省第5。深入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排查清理工作,共摸排问题32个,涉及金额2427万元,居全省第6,其中无分歧欠款1947.86亿元,已全部清偿。

    5.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崛起”先锋队。一是对标对表争创双优。开展“勇毅笃行 奋楫争先”助推先进制造业崛起攻坚行动,聚焦“十大任务”,制定工作推进计划举措,确立全局工作总纲。通过“十张清单”“十项机制”,对标对表狠抓落实,全力争取市委市政府和经信系统考核“双优秀”。二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守牢底线为目标的“三个大扫除”活动。通过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积极营造良好办公环境。通过心灵桎梏“大扫除”活动,破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不良倾向,据做“躺平式”干部,争当冲锋式闯将。通过风险隐患“大扫除”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洁、担当作为和廉政风险防控意识。三是练好内功增强本领。以“经信讲堂”为学习载体,建立全时全员全面学习机制,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辅导、集体研讨、互动交流、观看视频、对标学习等形式,打造一支学习型钻研型干部队伍。目前已邀请专家学者授课11次。

    6.全力抓安全保稳定。一是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对2022年47项整治任务进行颗粒化分解,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加大推进力度,目前已完成整治任务27项,完成率57.4%。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印发实施全市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生产月”企业培训活动;开展省级化工园区、三类园区风险排查“日清日结”,累计排查风险19个,化解19个,化解率100%。对省认定小微企业园开展安全体检全覆盖,开展小微企业园安全检查200余家次,查出问题800余个,整改完成率99%。

    二、下步工作

    紧紧围绕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总目标,深入开展“强制造、促投资、优服务、勇夺鼎”百日攻坚行动,对准百日攻坚行动确定的“1318”跑道(13项重点指标、18项攻坚任务),提速竞跑、协同发力、合力夺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崛起。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18万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一)强制造。一是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加快推进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和轻量级数字化技术改造,助推企业降成本、提品质;召开10场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现场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做好杭机股份等6家省级培育企业的建设服务指导工作,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形成行业引领示范。组建未来工厂产业联盟。全年新增省级“未来工厂”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二是持续迭代产业大脑。加快产业大脑公司注册落地,以五金电动工具产业为切入口,打造全量归集、智能决策、管用有效的金华产业大脑。政府侧加快集成“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和“工业企业产能预警与风险监测”等应用,实行经济运行分析,产业预警、企业评价等功能;企业侧打造产业生态、新智造应用、共性技术等应用,融合政府服务功能,赋能行业数字化提升。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链预警机制建设。持续迭代完善工业企业产能预警及风险监测平台,进一步加快生产要素采集器安装,对建设进度滞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6月底前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电力数据采集器安装全覆盖,加快规下企业安装,9月底前完成8000家安装任务。

    (二)促投资。盯牢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和433个市级重点项目,精准发力,抓好项目的“开工率、入统率、投产率”。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落实项目服务专员,跟踪服务项目建设,每周通报重点制造业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建设滞后问题限时服务督办,确保47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上半年投资完成率达60%以上,三季度完成率达80%以上;433个市级重点制造业项目上半年投资完成率达50%以上,三季度完成率达75%以上。二是加快项目入统。紧盯省市级未入统重点项目,落实“一项目一方案”,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6月底前入统率达90%以上。继续加大投资工作通报力度,对投资完成率、入统率排名均居全市后三位的,提请市政府约谈。三是加快项目投产达产。聚焦3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建立近期投产达产项目跟踪服务清单,开展动态跟踪和专员服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项目投产赛马机制,鼓励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尽早形成工业产出增量。

    (三)优服务。一是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发挥1282名助企服务员作用,贯通企业码、“三服务”小管家等数字化平台功能,建立企业诉求办理闭环管理机制,指导帮助企业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有序开展“十链十场千企”强链活动。围绕以谋划的13场活动,加强与省厅对接,做好推广重大应用和能力组件、产销对接、项目考察。聚焦我市十大重点产业链,高质量举办每场活动,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取得实效,7月底前开展产业链现场对接交流活动10场以上,其中与省经信厅联合举办2场以上。三是全力做好欠款清理工作。按照“应报尽报、应清尽清、瞒报问责”的原则,建立台账,加强攻坚,集中化解存量拖欠,上半年,实现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100%清偿,确有支付困难的明确还款计划,对于有分歧欠款加快协商解决或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四是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兑现。对应兑付金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已兑付金额与应兑付金额比两项指标进行晾晒通报,对排名落后的县(市、区)开展实地专项检查指导。全面优化简化惠企政策申请流程,提高政策兑付速度。督促市级各部门加大对本行业资金兑现工作指导,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资金预拨付。两项指标排名力争进入全省前四。

    (四)勇夺鼎。一是补齐“天工鼎”短板指标。对标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梳理全市及各县(市、区)短板指标,以交办单形式对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进行交办,督促采取切实有效整改举措尽快提升。二是狠抓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扎实开展亩产效益倍增三年行动,落实“四个一批”整治举措,“一企一方案”推进落实。加强政策支持,足额提取使用“腾笼换鸟”专项资金。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销号标准,达标一宗、验收一宗、销号一宗,提升低效工业企业整治质量,确保前三季度整治提升低效工业企业1800家,用地2.7万亩。三是提升十大制造业平台能级。强化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立资源要素集中配置机制和重大项目统筹落地机制,完善各平台体制机制,开展重大制造业平台现场观摩活动,力争前三季度十大重大制造业平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0%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速25%以上。以连片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为契机,鼓励支持国资投资建设小微企业园。四是加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根据省、市关于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的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提升发展。指导永康五金产业按照转型升级方案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狠抓落地见效,创造永康经验。督促兰溪纺织产业和义乌小商品产业进一步拉高标杆,明确路径,加快推进。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