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88XD/2024-04849

  • 文件名称: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磐7号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24-06-0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磐7号建议答复的函

    日期:2024-06-13 15:25:59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经信办建〔2024〕26号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磐7号建议答复的函


    徐**代表:

    首先感谢你对金华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在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品牌管理,持续擦亮金华中医药“金名牌”的建议》(磐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反馈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7.64万亩、产量3.56万吨、比上年增长7.86%,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9.60%,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已培育龙头企业17家、合作社136个,专业村(100亩)以上170个,从业农户3.68万户。以磐安、武义为代表的山区县,中药材种植成为了当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出路。东阳元胡-水稻轮作系统成功争取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磐安县被评为“中国黄精之乡”,为中药产业再添“国字招牌”,武义县白姆乡被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中药材)。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食药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武义成功举办,第三届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在磐安成功举办。浙贝母、浙白术等11种中药材被列为特色药材道地产区,其中灵芝、铁皮石斛列入核心区域。

    一是华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有力推进。依托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优势和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科创基地、郑成专家工作站技术优势,建设华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磐安分库暨“华东药用植物培育研发实验室”。开展药用植物收集、保存、评价、筛选、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道地药材真伪鉴别系统及优良种鸡基因库标准基因图谱,解决中药品种退化问题,保障栽培类道地药材质量。目前已建成浙江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20 亩,大盘山种质资源圃50 亩,现有浙产道地药材及珍稀濒危药材种质资源1000 余种。该项目被列入省药监局2022年共富改革“最佳实践”项目。

    二是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建立优势品种培育机制,积极创建金字好药品牌,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提升品牌内在价值。支持康恩贝、天一堂、寿仙谷、森山、“磐五味”等中药品牌高位发展,继续培育更多省市著名商标。打响“婺产好药”“江南药镇”地域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不断提升品种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是《金华药用植物志》完成编写。由金华市卫健委牵头组织《金华市药用植物志》编写。项目开始于2021 年5 月,截止到2023 年12 月,经过项目组普查,已经确定金华地区所有范围内药用植物种类共计约有1600 余种,其中药典和炮制规范收载的重点品种约为449 种,已完成高清药用植物图片拍摄约500 多种。

    二、主要工作

    (一)抓统筹,系统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

    一是编制三年行动方案。编制了《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灵芝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摸清产业基本现状,找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瓶颈、存在的问题短板和有效破解路径。二是推进全产业链招商。制定《“十链百项千亿”工作推进方案》,建立“10个1”工作机制,印发《金华市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补链强链,推进中药材产业集聚。三是组建金华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推动行业规范。发挥协会引领作用,开展人才培育、技术支持、管理培训,提升行业水平。四是举办好各类展会。在武义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食药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磐安县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为展示婺产中药材提供了展示平台。

    (二)抓生产,壮大中药材产业根基

    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遵循GAP“六统一”要求,完善“一物一码”标准体系,建立千亩道地药材GAP示范区5个,建成规范化种植基地98个,面积17348亩,实现从源头上构建道地药材质量保障体系。扩大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依托山林优势,推广林下、林间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模式,推动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二是提高道地药材保护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建成种质资源圃5个,良种繁育基地11个,面积900亩,繁育种苗能力310万苗。培育新优品种,恢复优质道地药材资源,保障道地中药材种苗供应需求。完成磐安县全域药用资源普查,初步完成成果整理,基本建成药用资源数据库并试运行。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管控。加强中药材生产科研和技术应用,建设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基地1万亩,深化“三共享”服务体系,加强产品监管,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开展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专项整治,提升中药材质量。四是提升中药材+种植面积。为解决中药材种植用地限制问题,积极鼓励发展“中药材-粮食”轮(套)作模式,建立浙贝母(元胡)-稻、浙贝母(元胡)-旱粮、灵芝-马铃薯等轮作模式,既能解决连作障碍,提升土地有效利用率,又能促进农民增收,是浙江省重点推广的“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双丰收种植模式,全市面积已达3.2万亩。

    (三)抓项目,推进中药材产业水平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生产重点县磐安、武义出台了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新政策扶持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匹配度更高。其它县(市、区)根据地方实际,出台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如婺城区对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给予2000元/亩的补助,东阳市在水稻+元胡产业发展上建立专项资金。二是积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排查项目和业主情况,多方联合,全力争取中药材项目资金占比。争取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浙八味”道地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中央财政资金1300万元。争取了省农业“双强”项目--浙江省中药材农事服务中心项目,省级资金500万元,是全省唯一一个中药材类农事服务中心。争取省级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1个。

    (四)重人才,支撑中药材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打造战略科技人才力量金华方阵。用足用好“双龙计划”等人才政策,大力招引“鲲鹏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加速吸引和凝聚高端领军人才与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应用技能型人才队伍培养,依托新时代“八婺金匠”工程,加快培养临床研究、数据分析、法规事务、质量管理等知识型、紧缺型、实用型、复合型的本土高技能人才。完善本地医药人才培养激励举措,通过飞地人才管理和补助政策,让更多高端医药人才“为我所用”。二是加强校(院)地合作。加大产研结合力度,发挥院校科技、人才合作优势,推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磐安县依托创新研究院平台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建共富学院(磐安)、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磐安)研究院等合作平台。武义县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启动共建长三角数智中医创新工程中心项目。

    (五)抓品牌,提升中药材产值

    一是发布中药材公共品牌。建立了“婺八味”中药材公共品牌,制定了《婺八味公共品牌商标管理规程》、《婺八味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两项标准,并在2023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举行启用及授牌仪式,切实提升婺产中药材的市场标识度。制定《磐安浙贝母》团体标准,成为浙八味中首个“品字标浙江农产”团体标准。推动了浙贝母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磐安的“浙八味”药材城是长三角最大中药材交易市场,磐安江南药镇”是浙江省唯一的中药类特色小镇,2023年中药材市场交易额达到60亿元,为广大中药材种植户铺就安心、放心的种植增收之路。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突出监管重点。引导和鼓励中药生产企业主动谋划实施GAP,从源头提升中药材质量。印发年度药品监管工作要点,开展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专项检查。要求县(市、区)局及时掌握最新的中药标准颁布情况,组织辖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相关中药品种的执行标准进行自查,并监督实施,防止市场抽检不合格。建立中药生产企业不合格品种风险管理档案,强化有因检查,对中药饮片委托检验的跟踪检查到位,防止系统性风险。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化种植程度有待提高

    在耕地“两非”整治后,可供种植药材的土地规模大幅缩小,导致用地成本这几年增加明显,新增可种植中药材的土地不多,但发展林下种植的要求更高,成本更大,推广难度较大。同时,中药材以农户种植为主,缺乏基地模式的统一种植和管理,对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把控还需提高。

    (二)品牌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中药材为特殊农产品,更加有区域特色和传承性,使得推广也更加有局限性,金华市的“婺八味”、磐安的“磐五味”和武义县的“武七味”等区域公共品牌,推广范围还局限于本地为主。品牌推广投入资金不足,品牌推广未真正市场化运营,品牌价值仍未真正体现。

    四、下一步工作

    2024年,我们将继续实施铁皮石斛、灵芝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7.6万亩以上,一产产值达到23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40亿元。
       一是扩大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浙八味”产业集群项目实施的成果,推动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全市建立中药材标准化规模种植示范基地20个,在磐安全域推进中药材基地全域GAP管理,通过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申报和实施,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各环节提升,加快推进义乌市森山健康小镇中医药大健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武义县珍稀植物药研究试验中心及良种繁育和智能化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磐安县中药材精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实施,启动申报磐安县白术食药同源项目、长三角数智中医创新工程中心项目,武义县道地药材全产业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等项目。推进金华佛手产业发展,新建1个佛手种质资源圃、1个佛手现代化种植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三是推动“中药+”新业态。将中药材产业与旅游、健康产业相结合,推动中药材产业纵深和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康养基地(小镇)1个、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个,提升和创建灵芝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区1个,灵芝特色村1个建立药膳食疗养生馆(体验基地)3家。
        四是加强中药材品牌推广。挖掘品牌文化,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加大品牌策划,多种形式开展“婺八味”、“磐五味”、“武七味”等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培育“道地药材”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实现差异化竞争。承办好2024年全省药博会,激发药商药企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树品牌、聚人气、兴产业,提升金华中药品牌影响力。

    五是开展中药材保护立法调研。根据金华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开展金华市磐安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定立法调研。

    再次感谢你对中医药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助力金华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王*    联系电话:0579-82469730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