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88XD/2024-04854

  • 文件名称: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05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24-06-0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0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06-13 15:50:36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解决类型:A

    金经信办提〔2024〕13号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应*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数字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政协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让数字创新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杀手锏”》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将“智转数改”作为新型工业化下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全覆盖、分层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先后出台了《推进金华市重点细分行业创新智造三年行动计划》《金华市“十链万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等引导性文件,并以直接资金奖补降低企业改造门槛,激发转型主动性。实施“金字塔”式梯次培育,针对中小企业从“一县一行业”走向“十链万企”再到“万企数改”,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对大型企业实施新智造主体梯次培育计划,在全市范围遴选智能制造主体培育库,重点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累计培育建设省级“未来工厂”12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2家;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1.22%,与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同步列全省第一梯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已连续两年居全省前三;7个县(市、区)获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财政专项激励,数量全省第1。

    二、将“链主引领、平台互联、建设共享”作为推动企业走上数字创新快车道的重要手段。我市按照“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思路,积极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依托工业互联网力推广云化服务,创新服务及收费模式,由一次性收费转变为按年收费,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转型,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5个,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7个。其中,横店东磁磁性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梳理磁性行业统一物联标准及业务数据标准,构建了集供应链协同、全流程生产管控、质量检测与溯源、设备健康管理和智能仓储等方面于一体的应用,截至目前,平台内已连接设备3800台,实时采集关键控制点16000余个,配套上线了15个工业App,链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50余家。

    三、将“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品牌强市”作为企业数字创新的关键要点。围绕“2+4+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质量强链、质量强企行动。迭代推进产业质量提升,联合中国计量大学成立“质量品牌建设合作中心”,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质量特派员”教授团;开展“品字标”品牌提质扩面行动,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 690 家;完善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培育首席质量官1270 名;探索质量融资增信试点工作,率先实现“质量贷”县市全覆盖,率先推出“首席质量官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取消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贯标,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全流程质量管理,推动管理持续改进,深化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加强企业品牌标杆培育。梯度培育各级政府质量奖创奖“种子选手”,选定一批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创奖培育组织,推进创奖动员、内部诊断和专家辅导。开展“金华精品”培育行动,深化“品字标”品牌建设,争创一批“浙江精品”“中国精品”。鼓励企业主动对标国际标准、“浙江制造”标准等先进适用标准,开展贯标达标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百县千品万亿行动。

    四、将“科技支撑、创新赋能、数实融合”作为提升行业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点口诀。积极打造“科创飞地”,进一步完善我市“科创飞地”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指导,实现“一地一策”精准管理,加强科技、投促、驻外办事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促进在外飞地的平稳有序发展。强化政策宣传和科创招引,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等进驻“科创飞地”,促进创新资源流动,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形成北京、上海、深圳“飞地”布局,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培育新动能。积极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按照“聚焦重点、分类培育、梯度提升”建设思路,深入实施科创平台能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510”重大科创平台体系,助力数字创新要素集聚。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对接企业和产业,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企业研究院、省研发中心和市研发中心,优化企业研发体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依托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实施“十百千万”科创赋能工程,推进标志性科技基础工程建设。

    五、将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力点。平台赋能创新发展,全市现有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2 家,省级特色小镇11家,有效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金义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义乌智能显示材料、东阳高端战略材料产业平台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名单,“两业融合”纵深发展,全市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共11家,积极促进制造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动产业制造迈向高端化。深度开展市级试点培育,坚持市场化导向,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转变我市传统企业生产模式,多维度创新“两业融合”模式路径。数字基建夯实底座,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资源的新型基础设施,激发数字创新活动,积极加快新型算力体系构建,夯实算力产业集群基础,增强我市在算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让数字创新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再次感谢您对数字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张**        联系电话:0579-82468906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