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88XD/2024-04861

  • 文件名称: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24-06-0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06-13 16:14:40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解决类型:A

    金经信办提〔2024〕20号

    关于对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中医药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着力构建中医药全产业链让大健康产业在八婺大地大放光彩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23年,东阳元胡-水稻轮作系统成功争取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磐安县被评为“中国黄精之乡”,为中药产业再添“国字招牌”;武义县白姆乡被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中药材);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食药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第三届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分别在武义、磐安成功举办。

    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7.64万亩、产量3.56万吨、比上年增长7.86%;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9.60%;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已培育龙头企业17家、合作社136个,专业村(100亩以上)170个,从业农户3.68万户。以磐安、武义为代表的山区县,中药材种植成为了当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出路。

    2023年规上医药化工工业总产值达到213.4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排名全省第4。其中规上中药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9.1%;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5.5%;出口交货值0.9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前期工作

    (一)抓好一产强基础

    1.加强顶层设计。2022年底我市出台了《金华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发展中药种植业,加快中药“四名工程”建设,推动“中医药+”跨界融合,强调提质发展磐安“江南药镇”,支持磐安举办浙江中药材博览会,打响磐安中医药养生品牌。

    2.优化道地药材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生态条件等因素,突出道地药材生产,确定道地产地,加快发展佛手、金线莲、灵芝、铁皮石斛、莲子、代代等“婺八味”中药材及培育品种,推进中药材药稻轮作、林药套种、中药材相互套种、果药套种立体栽培等生态化种植模式;推动磐安浙贝母、白术,东阳元胡、武义灵芝、铁皮石斛等品种发展,建立一批金华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

    3.推进良繁体系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如磐安县出台政策对业主引种西红花、金线莲、桑黄、三叶青、黄精等进行补助和奖励;婺城区出台政策,对新建佛手生产基地补助2000元/亩,同时补助大棚设施及配套;市双强行动对“资源圃”、“良种基地”都出台了扶持奖励政策。

    4.发展区域特色中药农业。推动建设华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磐安分库暨“华东药用植物培育研发实验室”;建立道地药材真伪鉴别系统及优良种系基因库标准基因图谱,现已建成浙江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20亩,大盘山种质资源圃50亩,现有浙产道地药材及珍稀濒危药材种质资源1000余种;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第一批11家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重点企业名单中,我市有3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二)抓好二产强核心

    1.加快“链主”“链珠”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金华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链之一,生物医药产业链专班下达的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强化“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引领支撑,到2024年培育出化学制品、中药制品、医药保健、医疗器械四大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各1家;强化推进“链珠”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医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4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0家。

    2.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对中药制药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支持力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以中药产业大脑运行为基础,加快建成“浙江中药材数字交易中心”、浙江省中药政府储备库(试点),探索中药材线上交易、仓单交易等新模式,实现药材全链溯源。

    3.精准服务工业企业。以“四大双千”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服务企业活动。全市兑现惠企政策资金71.14亿元,为企业减负226.3亿元。开展领军人才研修班课程9期、中高层实战班3次、论坛1次,共培训2900多人次;组织180名企业家赴长三角、珠三角、日本著名企业开展对标研学。

    (三)抓好三产重融合

    1.推进三产融合发展。2023年,金华市下发了《金华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明确要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兰溪、武义、磐安等地资源,做强特色中药材—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制剂—中药衍生产品全产业链。发挥康恩贝、寿仙谷、天一堂等企业优势,重点发展亿元以上中药大品种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支持企业加强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中成药名优大品种二次开发,鼓励企业开展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疗效确切、剂型先进、临床价值高的特色中药制剂。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着力提升磐安“江南药镇”地域品牌影响力。

    2.激发中药市场活力。充分发挥磐安中药材种植业基础和专业市场集散优势,以“江南药镇”为核心平台,不断扩大“磐五味”影响力,构建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体系;加大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力度,拓展中药衍生产业,实现中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高质量集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及中药配方颗粒制造、中药滋补品研制、养生药膳等全中药产业链,打造全国领先的“磐五味产业基地”。

    3.打造中医药新业态。支持兰溪、武义、磐安等具有生态资源优势、中药材产地优势的地区,布局发展中医药文化特色旅游、中药康养、药膳餐饮、养生民宿等新业态,重点推进先迈生物、固生堂等项目建设,形成“中医药产业+文化+养生+旅游”新链路。近年来,市卫健委牵头组织了3届金华市中医药文化节,建成了婺州中医药文化馆;兰溪市举办了6届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全市建有环大盘山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磐安云水谣农庄等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7个。同时,积极推行健康养老,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建立中医馆,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养老机构、社区,2023 年底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73.67%。

    三、下步思路

    刘委员在该提案中提出的多个建议十分中肯,下一步我们将协同发力,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一)制定目标计划。加大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累计制(修)订金华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规范20个以上,优化“婺八味”及培育品种面积10万亩以上,示范基地(道地药园)20个以上。继续做大铁皮石斛和灵芝孢子粉等优势品种,扶持冬虫夏草人工培育项目,创新研制开发葛根和黄精制品等衍生品种,推动药食同源物质向新型预包装食品、保健饮品生产加工方向拓展,力争三年内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加工制造产值突破50亿元。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链专班正在积极编制《金华市生物医药及植入性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8年)》,已形成初稿正进行意见征求,《规划》提到,到2028年生物医药产业链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链规上总产值突破360亿元,年均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力争新增落地十亿元以上项目10个,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高度重视立法。金华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中药材保护工作,根据2024年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将积极开展金华市磐安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定立法调研。

    (三)打响区域品牌。着力推进品牌创建,积极培育推广“婺八味”、“磐五味”、“武六味”等区域公共品牌,引导中药材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搞好商标注册和保护,鼓励使用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联合商标,实现品牌赋能产业升级。积极加入省“浙产好药”创建名录,推动建立以质取胜、优质优价机制。以举办中药材博览会、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全力打响“江南药镇”地域品牌,力争三年内园区营业收入达100亿元。做好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和复核工作,助推金华胜利街—古子城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促进全市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安宁疗护中的优势,推广中医药特色老年康复服务。

    (四)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双龙计划”等人才政策,大力招引“鲲鹏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加速吸引和凝聚高端领军人才与创业创新团队。加快应用技能型人才队伍培养,完善本地医药人才培养激励举措,通过飞地人才管理和补助政策,让更多高端医药人才“为我所用”。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现有产品的临床定位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鼓励与中医院所、中医名家的合作,从经方、偏方、验方中寻找机会,谋求在现代中药和植物药创新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依托省市中药材产业团队、省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市科技研发推广项目等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扩大生态种植和仿生栽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熟化集成推广无烟草木灰技术等种植主推技术,深化“肥药”两制改革,组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中医药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金**     联系电话:0579-82469729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