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88XD/2024-04813
关于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武5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经信局
2024-05-31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经信办建〔2024〕7号
关于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武5号建议答复的函
徐**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已收悉,经市经信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世界正在进入经济发展新时代,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市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金华市传统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现代五金、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加工、化工、非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行业,2023 年,我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807.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体系构建、产业链培育、平台搭建、产业协同创新、数字赋能等一系列破题举措,努力推动我市传统产业破茧蝶变。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持续巩固提升纺织服装、五金制造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芯光电、生物医药四大现代新兴产业,延伸探索一批前沿未来产业,全力打造有金华特色的“2+4+X”现代制造业体系,2023年,“2+4”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5092.7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73.2%。其中,五金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368亿元,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918.4亿元。截至目前,兰溪纺织服装等6个产业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同时,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工业平台,形成集聚优势。重点打造十大制造业平台,引导产业集聚、健康发展。
(二)聚力重点产业链培育。围绕“港、廊、链”主战场,我市建立“一链一规划”“一链一政策”“一链一链长”等“十个一”培育体系,全力培育纺织服装、电动工具在内的10条重点产业链。如电动工具产业链,针对核心环节强链补链,已率先指导永康出台高端模具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同时,开展多种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活动,在上海举办了中国(金华)电动工具产业链发展推介会、在武义举办了电动工具产业链人才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搭平台、拓市场,帮助企业转型提升。
(三)聚力产业链协同创新。聚焦五金、纺织服装等产业链协同创新重点领域,从供给端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全链条推进“链群配”协同机制,聚焦传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2023年,7个项目入选省级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9个项目入选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共争取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1.17亿元,资金总额居全省第3,6家企业入选第三批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名单,数量全省第1。
(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一县一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十链万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去年以来举办省级工作推进会1场,市级推进会13场,打造样板企业15个。成立金华市“未来工厂”联盟,依托金华市智能制造研究院,不断开展“未来工厂”培育升级工作,组织600余家企业外出考察学习,新增省级“未来工厂”3家,数量全省第1。同时,强化技术创新成果持续转化。以梯次培育体系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11个,排名全省第4。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4家。
(五)聚力优化营商环境。金华市中院在全省首创了“输氧玻璃罩”机制,对诚信且有持续增长可能的涉执民营企业,法院给予宽限期,市发改委负责对企业公共信用状况进行审核,公共信用评价良好以上的企业可暂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处置财产,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同时构建多重监管“玻璃罩”,在执行法院、属地政府、经信局、金融办等监督下,定期审核履约相关的企业经营状况,精准帮助诚信且有持续增长可能的企业有序恢复偿债和经营能力,切实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实现企业摆脱债务困境、债权人兑现债权的双赢。
(六)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我市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为有投保需求的企业做好政策解读,积极提供保险服务。2023年以来,我市辖内保险机构对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了产品责任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货运险、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多个保险产品,其中,产品责任保险为7家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1.15亿元保险保障、同比增长51.31%,企业财产保险为7家锂电池企业提供68.30亿元保障,同比增长454.83%,货运险为1家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68.07亿元保险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拉高标杆,明确路径,加快纺织服装、五金等传统产业块状经济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加快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推动10个重大制造业平台建设,完善“2+4+X”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一方面,推进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实施一批生产制造方式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另一方面,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推动我市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现场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深入开展“十链万企”数字化改造行动,加快推进“一县一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以低效用地整治、企业入园为突破口,推进轻量级数字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精准配置生产资源,推动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以精准化服务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全面优化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科技型、创新型等优质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要素资源需求,助力优质民营企业产业链整合、价值链重塑,引领我市优势产业发展。同时,不断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动机构完善“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协助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利用科技化手段精准识别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坚持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探索建立创新性、突破性政策、机制,完善“企有呼、吾必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推动传统企业高效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传统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史** 联系电话:0579-82469513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