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经信办提〔2024〕2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35号提案答复的函
马**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市集成电路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政协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集成电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产业生态逐渐完善,招引了龙芯中科、清华同方、力积存储、神州信息、华芯电子、宇芯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了浙大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北航北斗应用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基本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硬件、软件、云服务齐备的信创产业体系。基本呈现如下特点:
(一)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集成电路及信创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据统计,2023年我市纳入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统计口径的规上企业34家,总产值达84.26亿元,在建项目超过30个,大部分项目为新建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项目涉及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光刻材料、设备及贴片众多领域。此外,我市先后承办了浙江省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大会、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题研讨会、2021全国信创产业发展金华论坛、2022全国信创大会暨首届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大会、2023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积累了一定的信创产业资源,营造了发展氛围,打响了信创产业“金华模式”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具有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支撑。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支持企业发展核心设备器件、芯片、模组及终端以及信创产业发展,我市先后颁布并实施多项政策促进产业发展。2023年4月,出台《关于深化金华市信创替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年度重要时间节点、替代任务、方法举措。同时,也出台了针对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的专项政策,对国产化产品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基金支持。除了为龙芯产业园招引量身制定了《浙江省龙芯智慧产业园企业入驻暂行管理办法》、《金义新区信创产业招引十大政策》外,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支持信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金政办发〔2022〕45号),最新的在研发、制造、人才、生态等领域加大对信创产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在我市2024年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意见》(金政办发〔2024〕6号)文件中,出台了针对半导体产业的补助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补助范围。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近年来,我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引进和培育出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目前纳入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库的37家企业中,22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部分企业在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装备以及关键材料支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攻克了展晶技术,2023年11月,龙芯中科3A6000系列产品发布,CPU设计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获得各类技术专利,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四)持续加强产业人才引育。金华市科协牵头负责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培育工作以来,牵头组建专家顾问团,邀请吴汉明院士任首席专家,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胡伟武董事长和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教授丁勇教授为首批顾问团成员,打造产才融合“新引擎”。对接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谋划集成电路及信创特色教育培训,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实施科创赋能工程。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开展科创赋能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解决产业链的痛点,打通创新链的堵点,培育和推进我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发展。按照高能级研发机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高精尖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高科技标杆企业、高辨识度主导产业“五合一”要求,加快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协同发展。加快制定《关于高水平建设浙中科创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承载区的政策意见》(暂名),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
(二)积极构建高质量人才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计划、海外工程师、“双龙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本地龙头型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和科研院所的事业留人作用,借鉴省内湖州、台州等地市做法,通过“一人一政策、一人一平台”的方式,将高层次人才留在金华本地。加快政策梳理,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及激励机制,健全医疗、科研、住房、户籍、奖励等方面人才政策,构建更加积极开放、精准有效、更符合高层次人才引育的政策矩阵,推行特殊人才津贴制度,提升高层次人才到岗后的待遇。针对产业急需人才,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等在金华设立研究中心或建立实验室,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健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与浙大金华研究院等单位进行衔接,进行驿站“升级”。鼓励本地有条件的高校建立集成电路学院,培育中高端专业人才。
(三)加快推进院校技能人才培育。支持我市技工院校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开展“新型学徒制”“订单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鼓励院校建设对社会开放共享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扩建项目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支持资金。引导我市技工院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出发,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淘汰与产业脱节的专业,支持鼓励院校围绕新兴产业新设专业,推动产业链、专业链和人才培养链的有效衔接。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类人才,开设行业专场招聘人才。积极服务金华市高层次人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工作驿站,广搭平台,招才纳贤。在长沙、大连、重庆、北京、吉林、西安、武汉、香港等地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下一步,将积极摸排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企业高校合作需求,促成校企合作。
联系人:周* 联系电话: 0579-82469724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