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88XD/2025-00214
关于金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6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华市经信局
2025-09-22
主动公开

朗读
郑*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市人工智能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关于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金华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第26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强化要素支撑。作为全国“八横八纵”干线光缆传输网重要节点以及全国26个骨干节点之一,我市持续推进5G、双千兆、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获评国家“千兆”城市、国家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优秀试点城市,实现行政村和重点场所5G双100%覆盖。打破常规,创新“政府引导、运营商投建”的建设模式,推进金华电信、金华联通投资7.5亿元建成浙中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一期、二期,截至2024年底,全市智算规模已达1401PFlops。
(二)强化平台建设。强化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合作,建立了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立了院士牵头的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专家+平台”的模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三)加速提升产业规模效益。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依托现有的集成电路、信创、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基础,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加快浙中人工智能谷落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市区为核心,义乌、东阳、永康等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其中,金华开发区获首批省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
(四)推动AI赋能产业发展。围绕人工智能“科技攻关—高端智造—场景应用”全链条,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多个应用领域积极布局,结合影视、商贸、制造等特色领域打造“人工智能+制造、商贸、治理”等领域场景20个,谋划建设算力服务平台,部署工业仪表读数、外观瑕疵分析等500余个预开发模型库,赋能企业智能化改造。义乌发布首个商贸领域大语言模型,消防联动气象打造全国首个“气象火险等级”模型产品,“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无人驾驶小巴顺利运行。
二、下步工作
下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提案建议内容,高质量推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一)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一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瞄准重点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集中攻克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场景下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二是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依托金华开发区省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主阵地,以“金华之心”为战略支点,加速金华智能制造研究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的集群化布局。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机制,联动浙师大、金职大等院校资源,联合组建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产学研融合载体。三是发挥协会推动作用。支持鼓励人工智能相关协会和社会团体组织发挥作用,开展各类人工智能活动和“廊链汇”科技交流活动,为企业、专家搭建交流平台。鼓励人工智能协会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为政府制定人工智能政策方案提供专业建议。
(二)深化产业融合应用
一是打造典型应用场景。聚焦我市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电动工具及农机装备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制定AI赋能“一业一方案”,争创省级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开展“AI+机器人”行动,大力推广智能质检、预测性维护、智能供应链、快速研发设计等技术;定期发布行业应用场景清单,鼓励龙头企业先行先试。二是构建模型创新体系。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商联合龙头企业,开发面向“药物研发”“五金智造”“纺织工艺优化”等行业模型,推广“AI+供应链”应用等,建设模型即服务平台;鼓励开发一批“小快轻准”智能体和解决方案,支持共享仿真工具,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数智优品”。
(三)强化要素支撑
一是丰富算力供给。加快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实现省内新型算力中心节点时延3ms,云服务模式提供的算力比重达70%,PUE值低于1.25。完善高速高效、安全可靠的算力传输网络体系,持续拓宽城域出口带宽,有效降低网络传输成本,着力打造全国算力使用成本“洼地”。二是提高数据供给质量。深化公共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加大公共数据流通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健全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促进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利用,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优秀企业案例和优秀个人案例。三是优化数据服务。依托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数据发展中心构建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在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据赋能产业发展、数据产业生态等领域开展引领示范,推动数据资源高效供给。
(四)完善制度保障
一是开展人工智能企业梯度培育。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库,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零售、智能金融、智能教育、智能政务、智能安防、智能法律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领域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建立发掘、入库、培育机制,按照人工智能培育企业、人工智能示范企业、人工智能标杆企业等分级建立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精准支持。二是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赋能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数据服务商、人工智能服务商以及数据要素型企业,强化赋能支撑力量。
联系人:程鸿武,联系电话:0579-82469863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