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88XD/2025-00242
关于金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婺17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经信局
2025-09-23
主动公开

朗读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是否 解决 |
1 | 加大资金投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支持力度。例如,可以提供低息贷款、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资金压力。此外,中小企业自身也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通过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数字化转型。 | 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转型意愿。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样板企业、优秀服务商、“小快轻准”产品、“链式转型”等资金支持。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近三年全市平均每年用于企业数字化改造资金近12亿元;国家试点期间,针对电动工具、磁性材料和服装三个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给予50%的补助。二是加快“学样仿样”。积极践行中小企业数改“浙江方案”,通过点上树标杆、线上造样板、面上推典型,加快“十链万企”学样仿样,推动“试成一批、带动一片”,行业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如在电动工具行业探索形成“1+2+4”数改模式,改造后行业平均库存积压减少30%,订单按期交付率提高20%,物料齐套率提高30%。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出台《金融支持十条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贷款投放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贷款实行内部转移定价(FTP)优惠,2024年12月,全市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84%,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2024年金华市区共兑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奖励1000万元。紧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痛点,创新推出“企业数改贷”,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 是 |
2 | 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中小企业应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培训项目,培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 | 强化人才培育,进一步夯实数转支撑。一是强化人才培育。先后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百工之乡八婺金匠”培育工程的意见》《金华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我市技能人才培养成长提供政策支撑,对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引导我市多所技工院校开设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育数字化技能人才;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已有483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二是搭建数字化转型“十百千万”人才梯队。实施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十百千万工程”,即选拔数十名数字化领军人才、培养数百名数字化工程师、培育数千名数字化技能人才、培训超万名数字化应用操作人员,丰富人才生态。三是构建多途径培训方式。设计培训课程,利用线上课程、线下沙龙、高级研修等形式,分梯度开展培训工作。依托本地高校院所建设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四是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支持用人企业与培训单位对接合作,以订单班形式加强一线员工培训,提升基层员工数字化实际操作水平和数字理论素养。 | 是 |
3 |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应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各类数字化工具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管理,形成统一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数转基础。一是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网络建设,推进5G向5.5G和6G演进升级,推动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聚力打造5G全连接工厂和“5G+工业互联网”数智融合新标杆。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围绕国家试点,加快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赋能能力,加强对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数转难题。三是加强新技术供给。围绕制造业关键环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重点支持智能质检、预测性维护、工艺优化等典型应用场景。鼓励中小企业采用“云化+AI”轻量化解决方案,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加大“AI+制造”标杆案例评选力度,加速技术成果扩散。 | 是 |
4 | 提升转型意识和决心:中小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制定长远的数字化战略规划。企业应加强内部宣传和培训,提升全员的数字化意识和技能,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此外,企业管理层应坚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各项工作,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地。 | 强化上下联动,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一是市级层面强统筹。深入贯彻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部署,紧盯国家试点建设目标,深入推进“万企数改”攻坚行动,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合力。二是县级层面强落实。推动16个细分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全市累计7个县(市、区)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县(市、区),数量居全省第1,为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一批“县域样板”。三是社会层面强引导。组织开展“政企对接、交流讲座、系列培训”等各类活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转变,市县两级组织召开活动100余场,参与企业1万余家(次),深化企业家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转变。
| 是 |
5 | 借助外部资源和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和服务,如:政府今年要建成的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中心、云服务提供商、数字化转型咨询公司等,降低转型成本和风险。例如,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系统的托管和维护,减少企业在硬件设备和技术维护上的投入。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大企业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互利共赢。 | 强化多维供给,进一步赋能企业数转。一是强化平台赋能供给。目前金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加快建设,整合国家、省、市智库资源,以“整合资源、精准对接、提质增效”为目标,充分挖掘企业需求,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服务对接体系。二是加强优质服务能力供给。加大招引培育力度,培育一批细分行业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目前已完成第一批42家总包商遴选和第二批75家数字化服务商遴选,并定期组织开展行业数字化推介、供需对接等活动,不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降低企业转型顾虑。三是加强优质产品供给。支持服务商结合我市细分行业加大“小快轻准”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遴选,目前已完成第一批223个“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和产品的遴选,后续将积极向企业推介,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 是 |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金华市经信局数字经济处程鸿武
联系电话:0579-82469863